大家好,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,就是关于爷爷给宝宝起名字的问题,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爷爷给宝宝起名字的解答,让我们一起看看吧。
为什么给孙子辈起名不能带祖父名字里面的字?
一般来说是长辈(近几代,远了就没法儿起名了),应该都不可以的。是防止冲撞长辈。比如说甲和甲父名字里都有甲字,如果都喊“小甲”之类的……当然有些人是不在意的。更具体的或者其他方面我就不知道了。
中国很多地方给男孩取名字,都是按照家谱来的,如果孙子辈的名字里,有了祖父辈里面的字,那是大不敬,有违伦常。
中国人重视***道德。即父子有亲,君臣有义,夫妇有别,长幼有序,朋友有信。这五伦为不可改变的常道,故称“伦常”。
只有平辈之间的人,名字里才可以有相同的字。
老人断气时亲人叫小孩名好吗?
老人断气的时候,很多的亲人都会围绕在他的身边。有的人这时候不在,过了时候,后悔的不行。
正是由于大家都围在断气老人的身边,所以小孩子也一并带上。如果出了事,大家都在乱哄哄的哭声中,一定要想起来自己的儿子,这时候别吓得跑到一边去。万一找不到了,怎么办呢?
所以这时候亲人就要叫叫孩子是很正常的事。
如果这时候孩子能看一眼断气的老人,也算是尽孝了。
老人断气时亲人叫小孩名不好
其一,老人叫小孩名说明他对小孩有牵挂,在日常生活中,子女在长辈眼里永远都是不懂事的小孩,断气肘他叫你名就是放心不下。
其二,生者希望逝者不带任何牵挂,放心去,逝者叫名了,让生者对未来生话没信心。会带来负面影响!
其三,农村各地的风俗习惯认为逝者断气叫小孩名不吉利,会不会把他所叫的人魂魄带走,而对生者构成生命威胁!
所以,逝者断气叫生者名是不好的!
这有什么不好的,老人这么做主要是比较割舍不下对孙子的感情;
老人常常都是隔代亲,有时候孙子孙女都是自己一手带大的,自己的子女虽然已为人父母但是还是担心照顾不好下一代,都是操心的命;
介于这种情况,让家里的孙辈们在给老人上香、送纸钱时多磕几个头,送送老人,不必要担心太多;
都是自己最亲的人,没有什么可顾虑的。
老人要断气时亲人叫小孩名字好吗?
当然好呀,又没有说老人要断气的时候,亲人不能叫小孩的名字叫小孩子的名字,又不会能怎么样对吧,所以可以叫的。
没有人说不可以叫老人断气,不关小孩子的事情,所以都可以叫,因只是叫叫他的小名而已,并没有说要叫他干啥。
爷孙俩名字中间的字同音不同调也不同字好吗?
个人认为是同字不同音,特别是在一些文档记录的时候出现的问题最大,比如试卷之类的,同样的名字,究竟哪一个是哥哥哪一个是弟弟呢。这时候就需要一些其他的诸如身份证之类的来区分。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倒不算是问题,比如我也认识一对名字读音相同的双胞胎,区分方法就是在名字前面加大小,哥哥称为大xx,弟弟称为小xx
在过去农村,为什么老人们喜欢给子女起特别土的名字?现在还有没有?
在过去农村,为什么老人喜欢给子女起特别土的名字?现在还有没有?
说起农村人的名字,以前确实有取特别土的名字的习惯。不过那些多半是“小名”,“乳名”,等长大以后上学了上户口了还会起个“学名”,“大名”。不过也有小名伴随其一生的,比如“狗剩”这个名字,就是我们村的一个老人,今年也有小七十了。
农村老辈人给孩子起土名的原因,其实很简单,“贱名好养活”。农村人“舐犊情深”,对孩子的呵护方式自然也有不同于城里人的地方,那就是给孩子取一个“贱名儿”。比如叫“小狗”,“栓住”,“留栓”,“群住”等等,是不是觉得这些都是男孩子的名字?是的,但是以前农村女孩子的名字也是别具一格的,一般都是带“霞”啊“燕”啊什么的。
越是土得掉渣的名字,在老辈农村人看来,是最容易养活的,能够很好的健康的成长。而那些把名字起的比较霸气的如雷贯耳的,因为名字太响亮,长大后如果还是没有出息的话,就有点名不符实了,不能光宗耀祖的话,家里老人也会觉得面上无光。我的儿子叫“鸿图”,都怪我一时兴起,不知道孩子长大后有没有压力。
农村老辈人给孩子起土名,也不都是。我家祖辈上好一些的,没有特别土的名字,因为我的爷爷当了一辈子的小学校长,也算是文化人,是不允许给晚辈起贱命儿的,认为那样有辱斯文,是陈腐愚念。因此我的父辈的兄弟姊妹的名字,都是很好听的,寓意也很深刻。
现在的农村父母,还会给孩子起土得掉渣的名字吗?应该是不多见了,起码我没听到过。现在的孩子都是父母爷奶的心肝宝贝,只有大名和乳名。比如我的儿子,大名叫鸿图,乳名叫图图。不过名字就是一个记号而已,好记就行,也不必太较真儿了。
在过去农村,为什么老人们喜欢给子女起特别土的名字?现在还有没有?
农村怪名多,特别是小名,特别土的小名多,难听的小名也多,这里面有诸多因素。晏子是农村出身的人,就我个人对农村人起小名的了解,给大家说说我的看法。
一、农村人没文化,对小名又不重视,随口起个名,就那么叫着。
在农村人看来,大名是非常重要的,要按照农村的辈份,起一个比较雅比较顺口或者有讲的名字,由于过去农村人普遍没有文化,起个大名不容易,所以大部分人的大名,即学名,都是上小学时老师给起的。小名也称乳名,是父母长辈从小称呼孩子的,一般到上学后便废弃不用,长大后再称呼人家小名,是对人家的不尊重,除非特别熟关系特别好的人,会拿小名开开玩笑,一般提人家小名,人家都会生气的。
农村的小名,就是孩子下生后父母长辈给起的,由于没有多少文化,所以往往随口而来,比如四月生的就叫四月,生下来份量不大,只有六斤沉,那就叫六斤。我村有个孩子,出生时正逢他爹扛着铁耙从外面回来,小名就叫成铁耙。我村有户人家生了双胞抬,正好赶上部队接练到俺村,两个孩子就叫“军队”和“拉练”。我有个姑舅弟兄生时就逢互相合作,小名小叫合作。这样的事例非常多,也不比讲究什么意义,就是个称呼而已。而女孩呢?往往连个小名都混不上,大的就叫大嫚,二的小叫二嫚,我有个叔伯大爷家,有6个闺女一个儿子,只有儿子有个小名,那6个闺女就按顺序叫成几嫚。
二、过去农村孩子成活率低,农村人认为贱名好养,所以会给孩子起个贱名。
旧时候,农村生活水平低下,医疗条件更是低下,小孩子的成活率非常低,几乎家家户户都会有小孩子夭折的现象。这种情况下,有些农村人认为,孩子戴不上比较大和富贵的名字,往往就会给孩子起个贱名。比如当时孩子死了都要扔在乱葬岗里让狗吃掉,就给孩子起个名字叫狗剩,意思是狗吃剩下来的,自然就好养活了。我婶子有个弟弟,小名叫嫚,当时在我们那里传为笑谈。后来婶子说,因为前面有了几个姑娘都成活了,有了两个儿子都夭折了,所以再有了第三个儿子,干脆就叫做嫚,果然就存活了下来。
三、有些农村人给孩子起名,反映了一种心态和愿望,并不管好听不好听。
应该说,给孩子起名,大部分是有寓意的,随口而来的毕竟比较少。我小时候在农村,我们村里有几个女孩的小名特别有意思,当时已经开始提倡***生育,大队书记第一胎有了一个女儿,为了求得下胎有个儿子,就给女儿起名叫转儿。结果第二胎又生个女儿,又起个名叫变儿,希望第三胎能变出个带把的来。可惜这时候***生育政策紧了,第三胎未能批下来,到最后也没变出个儿子。我有个叔伯妹子,是第一胎,我叔给她起名叫变化,也是反应了这个心态。这种情况在过去农村也比较常见。
到此,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爷爷给宝宝起名字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,希望介绍关于爷爷给宝宝起名字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。